当前位置: 首页 > 导师简介 > 正文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详情
罗聪

罗聪  博硕导

出生日期:1987年01月22日

所在学院:无涯创新学院

职称:教授

职务:课题组长(PI)

最高学位:博士学位

所招专业:0860生物与医药(博士)、100702药剂学(硕士)、1055药学(硕士)(药剂学研究方向)、100702药剂学(博士)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E-mail:luocong@syphu.edu.cn

个人情况介绍、概览

罗聪,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药剂学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2016年赴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国家公派留学;2016年-2018年于沈阳药科大学从事师资博士后工作;2018年师资博士后出站后,破格晋升为沈阳药科大学教授,目前担任无涯创新学院课题组长(PI);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和Nano Letter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累计被引1800余次,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SCI论文28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市科研项目共9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各1项;先后获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优秀教师奖、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剂学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沈阳市十大优秀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沈阳药科大学“十三五”青年科技标兵等荣誉奖项;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人才称号、社会兼职等

1.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2.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3. 辽宁省优青
4. 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5. 沈阳市领军人才
6. 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7.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8. 河南省乳腺癌精准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9. 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1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12. 沈阳市科技评审专家
13.《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青年编委
14.《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
15.《Exploration》青年编委
16.《沈阳药科大学学报》青年编委
17.《中南药学》青年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小分子自组装纳米递药技术
研究方向二:高效低毒抗肿瘤纳米递药系统
研究方向三:精准靶向抗血栓纳米药物

纵向项目

1.自增敏型ROS触发释药的卟啉-紫杉醇“光化一体”小分子前药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817034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磁控连续介质软体机器人精准递送前药纳米组装体用于肿瘤化疗-免疫协同治疗的研究,82161138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空间多向配位交联的双电子受体顺铂前药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与评价,2020-YQ-06,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4.超级π共轭介导的新型卡巴他赛前药自组装纳米制剂的研究,RC201452,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5.高效联合化疗的“一体双药”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2017M61126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6.链锁配位交联的顺铂前药自组装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与评价,2020M67079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7.主客体包合作用力介导的超分子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研究,2018T1102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8.PD-1/PD-L1的小分子抑制剂-卟啉光敏剂二聚体前药自组装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XLYC1907129,辽宁省委组织部。

论文

1.Elaborately engineering a self-indicating dual-drug nanoassembly for site-specific photothermal-potentiated thrombus penetration and thrombolysis.Advanced Science.2022.(IF=17.521)
2.Emerging small molecule-engineered hybrid nanomedicines forcancer therap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2.(IF=16.744)
3.Molecular recognition-driven supramolecular nanoassembly of a hydrophobic uracil prodrug and hydrophilic cytarabine for precis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solid and non-solid tumors.Nanoscale Horizons.2022.(IF=11.684)
4.Emerging photodynamic nanotherapeutics for inducing immunogenic cell death and potentiating cancer immunotherapy.Biomaterials.2022.(IF=15.304)
5.Erythrocyte membrane-camouflaged carrier-free nanoassembly of FRET photosensitizer pairs with high therapeutic efficiency and high security for programmed cancer synergistic phototherapy.Bioactive Materials.2021.(IF=16.874)
6.Precisely engineering a carrier-free hybrid nanoassembly for multimodal DNA damage-augmented photodynamic therap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IF=16.744)
7.Pure photosensitizer-driven nanoassembly with core-matched PEGylation for imaging-guided photodynamic therapy.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1.(IF=14.903)
8.Nanotherapeutics for antimetastatic treatment.Trends in Cancer.2020.(IF=19.161)
9.Emerging nanotherapeutics for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Biomaterials.2020.(IF=15.304)
10.Probing the impact of sulfur/selenium/carbon linkages on prodrug nanoassemblies for cancer therapy.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IF=14.919)

学术成果

地址: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明德楼二楼

研究生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