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导师简介 > 正文
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导师详情
郑江

郑江  博硕导

出生日期:1957年05月27日

所在学院:无涯创新学院

职称:教授

职务:教授

最高学位:博士学位

所招专业:100701药物化学(硕士)、100704药物分析学(硕士)、1055药学(硕士)(药物分析学研究方向)、1055药学(硕士)(药物化学研究方向)、100701药物化学(博士)、100704药物分析学(博士)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办公电话:024-23984215

手机号码:13940563790

E-mail:zhengneu@yahoo.com

个人情况介绍、概览

郑江教授1977年考入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现浙江大学药学院),分别获药学学士和药理学硕士。1986年赴美国犹他大学药学院药剂系做访问学者,1988年进入美国堪萨斯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就读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去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毒理系进行毒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就职于美国东北大学药学院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分别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研究员。2012年郑江教授获辽宁省“攀登学者”被沈阳药科大学引进,作为学科领军人才,组建由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和药物化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

作为PI,郑江教授曾主持过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和美国抗癌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共三百多万美元的科研基金。郑江教授课题组擅长集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和药物设计为一体的研究,将这三个领域有机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近些年来课题组展开大规模中药有毒成分的代谢和致毒机理研究,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大力支持,连续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资助。

郑江教授长期从事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涵盖药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酶学、免疫化学、药物代谢学、毒理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近90篇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3.5/篇。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多学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上,例如:Archive of Toxicology(毒理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药物代谢学)、Journal of Hepatology(肝脏学)、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毒理化学)等。郑江教授拥有6项美国专利。

郑江教授的学术地位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曾于2003年获美国抗癌学会颁发的美国抗癌学会研究学者奖。2010年应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之邀,连续三届担任该刊编委至今,并在2017年被评选为该期刊过去5年中最高产作者之一。该期刊由美国化学学会主办,是国际毒理化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郑江教授同时也担任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Toxicology的期刊编委。此外,郑江教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邀请,连续多年参加基金委的二审工作,包括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的二审工作。

郑江教授长期在美国执教,一直工作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将继续从多方面严格培养研究生。其课题组近年多次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郑江教授均受邀进行了大会报告,参赛的学生也屡次荣获奖励。其中包括第五届国际药物及化学异物代谢学会亚太地区年会(ISSX),获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第一届药代动力学朝阳论坛,获得最高奖项杰出奖2名;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第二届药物代谢朝阳论坛会议,获得朝阳学子演讲比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此外,课题组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各项奖学金及奖励,其中2014-2016年,6人获国家奖学金,且有2人连续两次获此奖励。2015-2016,4人获得沈阳药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郑江教授课题组期待有志优秀青年的加入,欢迎关注课题组微信公众号:DMzhenglab。

人才称号、社会兼职等

1. 2010年至2021年,应Chemical Research inToxicology之邀,连续三届担任该刊编委。
2. 2016年至2021年,担任Journal of Biochemicaland Molecular Toxicology的期刊编委。
3. 2022年开始,担任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的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药物代谢、药物毒理及药物设计

纵向项目

1.二甲双胍雷尼替丁等药品中基因毒杂质控制及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发,无,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横向项目

论文

1.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Fungicide Carbendazim Mediated by CYP1A2.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2.
2.A Metabolic Activation-based Chemoproteomic Platform to Profile Adducted Proteins Derived from Furan-containing Compounds.ACS Chemical Biology.2022.
3.Development of a mechanism-based biomarker for Dioscorea bulbifera L. exposure and hepatotoxicity in rats.Phytomedicine.2022.
4.Metabolic Activation of Perampanel Mediated by CYP1A2.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22.
5.In Vitro and In Vivo 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Hepatotoxicit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2,6-Dimethylphenol.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22.
6.Identification of Metoprolol Tartrate-Derived Reactive Metabolites Possibly Correlated with Its Cytotoxicity.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22.
7.Metabolic Activation of Gemfibrozil Mediated by Cytochrome P450 Enzymes and Sulfotransferases.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22.
8.Metabolic Activation and Cytotoxicity of Propafenone Mediated by CYP2D6.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22.
9.Evidence for adduction of biologic amines with reactive metabolite of 8-epidiosbulbin E acetate in vitro and in vivo.Toxicology Letters.2022.
10.Anastrozole and related glucuronic acid conjugate are electrophilic species.Xenobiotica.2022.

学术成果

地址: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明德楼二楼

研究生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