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正文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4日 13:03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量:[]次

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代码: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综合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不断创造的中西医结合新理论与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医中药的真谛。沈阳药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细胞色素介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中药成分体内代谢化学及细胞色素介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中间体的生物转化研究、药用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治疗超敏反应的物质基础研究等。本学科在有关微生物中含有与人体药物代谢酶功能相似物质的基础以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实力雄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抑郁中药研究与评价重点研究室重点研究室、辽宁省科技厅批准的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辽宁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等资质。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掌握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熟悉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方向一:中医药对超敏反应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采用现代方法和手段,在分子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活性筛选体系,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筛选、追踪新的活性成分,通过其构效关系发现前体药物,为新药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前治疗效果的研究。

方向二:中药成分体内代谢化学及细胞色素介导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方法解决代谢产物分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搭建起中药成分代谢产物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技术平台,研究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变化规律及代谢转化后对中药发挥药效的作用。本研究可为同时服用中药和西药的药效机制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方向三: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及治疗超敏反应的物质基础:

1)利用天然菌或工程菌体内特定的酶完成药物合成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其常常为某些化学反应难以进行或不能进行的反应,且转化产物立体构型单一,条件温和,收率高。本研究方向有助于辅助阐明人体的药物代谢途径、不同结构药物的代谢规律、药物药理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用药;为药物的结构改造、制剂改良启迪思路,寻找活性高毒副作用低的先导化合物。(2)从体外抑菌与体内抗炎两方面着手,旨在探讨单味中药与复方用药区别与联系,为研制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新药,提供有益的工作基础。

方向四: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风湿免疫疾病为研究方向,突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优势。

上一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简介

下一条:环境化工学科简介

地址:

注册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 邮编:110016

通信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佗大街26号 邮编:117004

办公地点:南校区明德楼二楼

研究生院官微